超濾膜設備在各類水處理場景應用廣泛,其對各類雜質的去除效果很好。但是在長期使用超濾膜設備的過程中,膜表面遭受污染是不可避免的,而不及時對超濾膜進行清洗就有可能導致通量下降、跨膜壓差升高影響正常過濾。因此,需要對超濾膜設備進行物理或化學清洗。但是,在對超濾膜設備進行化學清洗之前,是不是有必要進行物理清洗呢?
超濾膜設備化學清洗前是否要物理清洗
在超濾膜設備的清洗流程中,通常會按照“先物理清洗,后化學清洗”的順序進行。原因在于化學清洗主要針對頑固的有機物、無機鹽和生物膜等污染物。如果膜表面的松散顆粒和污染物未被清除,直接進行化學清洗會導致清洗劑的濃度分布不均勻,影響清洗效果。通過物理清洗去除大部分易脫落的污染物后,化學清洗劑可以作用于頑固污染物,提高清洗效率。
超濾膜設備的物理清洗
物理清洗是指利用水流反向沖刷膜表面,以去除附著的顆粒物和松散污染物。物理清洗方式包括反洗、正洗和氣水聯合清洗等。在超濾膜設備運行過程中,膜孔容易因顆粒物和污垢堵塞,導致通量下降。通過物理清洗,可以有效去除這些堵塞物,從而減輕膜表面的負擔。
物理清洗的首要優勢在于操作簡便、成本低且不會對膜材料造成損害。尤其在膜污染初期或輕度污染階段,物理清洗往往能夠迅速恢復膜的運行性能。即便在污染較為嚴重的情況下,物理清洗也能夠有效減少膜表面的污垢負荷,為后續的化學清洗創造良好條件。此外,物理清洗還能夠避免化學清洗劑的過度使用,從而延長膜的使用壽命。
物理清洗后可以對膜進行初步檢測,觀察膜通量和跨膜壓差的變化。如果物理清洗后設備的性能沒有顯著恢復,說明存在較嚴重的污染或化學性結垢,此時再進行化學清洗是更為合理的選擇。化學清洗一般使用酸性或堿性清洗劑,針對不同類型的污染物實施針對性清洗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物理清洗并非萬能。在某些情況下,如出現嚴重的生物污染或有機污染,物理清洗的作用有限。此時即便經過物理清洗,膜表面依然可能存在大量殘留物質。因此,對于存在明顯污染特征的膜元件,應根據運行參數變化和水質檢測結果,及時進行化學清洗。
超濾膜設備化學清洗前通常需要先進行物理清洗,以有效去除松散污染物、降低清洗劑消耗并提高化學清洗效果。通過合理安排物理和化學清洗的順序,可以延長膜的使用壽命,確保設備長期穩定運行。對于水處理系統的運維人員而言,了解并執行正確的清洗步驟,是保障超濾膜設備高效運行的關鍵。
本文由水天藍環保(http://www.beijingjob.com.cn/)原創首發,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處!
可能您還想了解:
掃一掃,立即咨詢